每年 3-4 月是离职高峰,2022 年在疫情和政策调控双重影响下,互联网行业出现了裁员浪潮。
一、互联网大厂的裁员“惨状”
滴滴、京东、有赞、腾讯、百度、阿里都已经开展裁员工作或内部传出裁员计划。
滴滴从 2021 年 11 月开始,货运整体裁员比例超过 20%,有报道称将达到 70%!原本定于 2021 年7 月实施的开城计划全部停滞,已有业务关闭,收缩到 1-2 个城市维持运营。隶属于百度移动生态用户体验设计中心(也就是大UE),专门从事自动驾驶视觉设计的整条业务线被裁撤,手机百度、商业产品等多个部门也大幅裁员;腾讯的重灾区则是PCG(简称“平台与内容事业群”)和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(简称“CSIG”),有服务于腾讯企业发展事业群(简称“CDG”)的猎头公司负责人称,从2022年1月开始, 腾讯集团的HC开开关关,目前编制在CDG且服务CSIG业务线的HC已经关闭,与云业务相关的各个业务线均在梳理和优化员工。腾讯云内部人士在3月中旬表示,裁员计划已经明确,马上就会启动。有赞的员工“中年老男人了”表示,杭州研发已经被裁。一些部门 70 多个人,裁员后剩下 20 人;有些技术裁员比例是 70%;有些部门领导先拟定了裁员名单,完成裁员后“领导自己也离开了”。
大厂裁员前赴后继,继阿里、腾讯之后,京东集团加入裁员大军。在多个职场类社交软件上,注册ID带有“京东员工”标识的一大波用户怨声载道。据内部高层人士透露,目前裁员确已启动,涉及京东零售、京东国际、京喜等多个业务部门,目前人力资源(简称“HR”)在约谈各个业务部门负责人,并给出明确的裁员比例,要求各负责人尽快“动手”终止与下属员工的劳动合同,2022年3月31日为此轮离职的deadline(最后期限)。其中,京东京喜事业群裁员比例或在 10%-15%,甚至更多。网传目前京喜事业群员工总数 4000 人左右,人员优化规模或在 400-600 人。当然,京东的官方也有回应,对于网传的“裁员比例高达50%”的说法,多个业务部门负责人称,不实!比如20个人的部门,裁员人数为4人,比例差不多在20%左右。京东内部人力资源人士认为,京东每年都有优化计划(裁员计划)。只不过今年裁员比例高了些,这和大环境有关。
二、裁员赔偿大厂各有各的“对策”
京东:赔偿比例初步设定为N+1("N"指的是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)。
有赞:有赞裁员被认为是比较“体面”的裁员。按照 N+1 模式,员工不用交接,签字走人,好聚好散。
滴滴:3 月开始裁员,杭州货运部门员工搬迁北京,拒绝者需要 3 月离职,赔偿 N+1,4 月走人赔偿 N……
以上是部分大厂的“体面”做法。集团基于战略考虑下达了裁员计划,主要是宏观层面按照比例裁撤。各个事业部门有自己的考虑,要保持“编制”,保持“战斗力”,就会有“紧急先招聘后裁员”的"怪招"出现。
《华尔街科技眼》认为被裁员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;裁员时间紧,任务重,全流程参与裁员的一线HR不仅身心备受考验,三观也遭遇冲击。有经验的HRBP(HRBP是企业派驻到各个业务或事业部的人力资源负责人)在听到裁员风声后,若是Headcount(员工总人数,以下简称“HC”)还未冻结,就会紧急招募一批新人,一旦裁员令下达,先拿新人开刀。一般而言,公司给出固定的裁员比例,裁够了比例即可,新招聘的员工可以在试用期直接解除劳动关系,相比转正后的正式员工解聘难度大大降低,此外裁新员工还可以保住原有的组织架构。按照“N+1”的赔偿惯例,解聘新人,裁员成本较低。尽管这对新人来说不够公平,但在裁员大潮中,大厂HR老炮惯用此手段来降低劳资纠纷。
(来源:网络、众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询CRC 行研中心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众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询公司/广州/重庆管理咨询公司,管理创造效益,咨询成就商业!众智云慧助推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快速、健康发展!
成都管理咨询/战略规划/十四五规划/人力资源/薪酬考核/绩效管理/股权激励/三项制度/战略/流程制度/企业文化/岗位价值评估/股权设计/成都咨询公司/管理咨询
欢迎浏览 http://www.zzzcloud.cn 成都办公室:028-61894747 客服热线:400-687-6811